巧用注册表备份文件
<BR> 现在,为提高系统性能,优化系统结构,人们经常需要对注册表进行各种修改。但是日久天长,对注册表的改动多了,人们就很难记住都做了哪些修改。这样,一旦系统出了问题,不便于正确地分析解决。而且在每次重装系统后,都要重新对注册表进行配置,逐条地修改,十分烦琐。其实,大可不必如此麻烦。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编写一个注册表的备份文件(扩展名reg),把自己认为需要对注册表修改的内容保存在该文件中。然后通过在Regedit中导入注册表文件,来达到一次性地成批修改注册表条目的目的。这不仅方便了我们对注册表修改内容的集中管理,而且在重装系统后,也能方便、快捷地进行恢复。<BR> <BR> <B>1、REG文件的基本格式</B><BR> 任何一种文件都有其基本的格式,REG文件也不例外。以下是笔者机器上一段REG文件的内容:<BR> REGEDIT4<BR> <BR> “ChannelLocale”=“0804”<BR> “Build”=“52614.3500”<BR> “Version”=“5.00.2614.3500”<BR> @=“”<BR> “IntegratedBrowser”=dword:00000001<BR> “MkEnabled”=“Yes”<BR> <BR> <BR> @=“clsid:05589fa1-c356-11ce-bf01-00aa0055595a”<BR> “MPlayer2.Set”=“yes”<BR> 其中各项的含义如下:<BR> ● 在REG文件的开头,必须是“REGEDIT4”,并且一定得大写;<BR> ● [ ]中的内容是需要修改的子键分支;<BR> ● 等号左边用双引号括起来的是设置的名称;<BR> ● 等号右边用双引号括起来的是各项设置的值;<BR> ● @表示的是“注册表编辑器”右侧窗口中的“默认”,这说明子键使用默认值,并且默认值为等号右边的数值。<BR> <BR> <B>2、REG文件的生成和使用</B><BR> REG文件可以使用任何的文本编辑器(如写字板,记事本等)进行编辑。编辑完成后保存成扩展名为reg的文件即可;或先保存为txt文件,然后再修改成扩展名为reg的文件。<BR> 使REG文件生效的方法是使用Regedit中的“引入注册表文件”命令。该命令将REG文件导入到注册表中,完成对注册表的修改。同样,在重新装机后,仍然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对注册表进行快速的修改。<BR> 这样,只要保存好自己的REG文件,就可以对注册表中的修改项目做到集中管理,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修改REG文件的内容,以取得最佳效果 <
页:
[1]